班艾佛列克最近才在媒體上宣布,自己再也不會參與 DC 的任何英雄大片,大家的印象還停留在他所飾演的蝙蝠俠上,都快忘記他曾經的導演身份。在《亞果出任務》(Argo)和《竊盜城》(The town)之後,小班再度帶來了一部激勵人心的運動電影,雖然自己戲份不多,但是電影本身節奏快,演員各個演技到位,看完之後走出戲院內心會暖烘烘。
這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AIR》講述的是 1984 的美國,當時球鞋市場被 Converse 跟 Adidas 所霸佔,排名老三的 Nike 只是一個慢跑鞋品牌,既不酷也不受當時年輕人喜歡。而 Nike 的高管卻把公司的一切資源全部堵在當時還是菜鳥的麥可·喬丹身上,最後成功與麥可喬丹成功簽下球鞋約,創造了一款以他為形象的籃球鞋 ”Air Jordan“,並由此改變了企業與運動員合作的方式。
這部電影是扎扎實實的劇情片,但是劇情只是架構,電影的核心講述的是一個經典的小蝦米鬥大鯨魚的故事,關於美國夢、相信自己的直覺,以及在這個資本主義當道的社會,有時候「真誠」還是比金錢來得重要。
以下有雷
電影一開始就把觀眾拉回 1984 年的美國,復古的畫面一幕幕播放著當時由資本主義推動的流行文化。接著,觀眾看到本片的主角桑尼(Sonny Vaccaro,麥特戴蒙飾),正在為公司預算有限,並且該簽下哪位 NBA 球員而煩惱。這部電影雖然跟 NBA 息息相關,但是觀眾既看不到飾演球員的演員,也只有少少的球賽歷史畫面,更沒有喬丹的身影,而是將焦點完全聚集在 “Nike 這間公司如何打敗其他競爭者,簽下了喬丹” 這件事上。班艾佛列克在電影首映之後接受採訪中表示,這是他刻意的作法,因為 “沒有人不知道麥可喬丹,我們不需要再放一個眾所皆知的人物在裡面,掩蓋本片重點人物的光芒。”
講到劇中的重點人物,尤其是主角桑尼跟喬丹的母親(薇拉戴維絲飾演),是整部片的靈魂人物。尤其是薇拉,她甚至是喬丹本人指定的演員,她在片中幫當時只是青少年的喬丹發言,而薇拉細膩又恰到好處的演技,更是 Nike 促成這筆交易背後的重要推手。而主角桑尼在本片中執意靠著自己的 “直覺” 來面對排山倒海來的壓力,麥特戴蒙出神入化的演技讓觀眾的情緒直接被他牽著鼻子走,更是本片成功的另外一項重要因素。
《AIR》的節奏輕快流暢,即使沒有刻意灑狗血或是高潮迭起的轉折劇情,但也不讓觀眾感到無聊,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業劇情片。《AIR》讓人看到在當時市占率仍小的 Nike,大至執行長(班艾佛列克飾演)、部門主管、球鞋設計師,到小職員等,每一個人無不是團結一心,抱著勇敢嘗試的精神(除了執行長孤注一擲,他們甚至大膽違背 NBA 球場規則,把 Air Jordan 設計成大面積的紅色),最後讓 Nike 一飛沖天。
最後桑尼接到電話的那一幕,讓許多當時在電影院觀看首映的觀眾紅了眼眶,如此正向勵志的電影絕對能夠讓你看完心中揚起一顆小太陽。同時,這部電影也告訴我們,就算在當時資本主義的美國,有錢也不一定最大,「真誠」才是打動人心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