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最近,美國接連發生兩起嚴重空難,讓大眾開始關注一個長期被忽視的問題——航空管制員人力嚴重短缺。

上週,一架美國航空客機在華盛頓雷根國家機場(Reagan National Airport)附近與陸軍直升機相撞,導致 67 人不幸罹難。

兩天後,一架醫療飛機在費城墜毀,機上 6 人與地面 1 人全數遇難。連續兩起悲劇讓民眾感到恐慌,也開始懷疑這是否與美國航空管制系統的嚴重人力短缺有關。

事實上,這並不是一個突然出現的問題——美國的航空管制員荒已經存在多年,只不過這次的事故讓問題浮上檯面。為什麼這份薪資優渥的工作會嚴重缺人?這個行業到底有多難進?如果撐過考驗,真的能換來穩定高薪嗎?

>> 延伸閱讀:美國航空客機與黑鷹直升機相撞,丈夫才接獲妻子「即將降落」簡訊,數分鐘後噩耗傳來⋯⋯

控管人命,這份工作壓力山大!

圖片來源:Wiki

但實際上,這份工作的門檻高、壓力大,並不是人人都能勝任。

根據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和航空管制員工會的數據顯示,全美 91%(285 個)機場的管制員數量低於標準,其中 73 個機場缺員超過 25%。特別是在航班繁忙的紐約和長島,管制員短缺更是嚴重,增加了飛行風險。

1. 培訓昂貴且耗時,門檻極高

要成為一名航空管制員,並不是隨便上一堂課就能上手。從接受訓練到正式上崗,往往需要 2-3 年的培訓期,其中包括 FAA 奧克拉荷馬市的管制員學院(FAA Academy)訓練,後續還得進行長時間的現場實習。這些訓練不僅花費巨大,而且淘汰率極高,約 30% 的學員會在訓練過程中被刷掉。

2. 疫情導致的培訓中斷,造成大規模人力短缺

在 COVID-19 疫情期間,許多培訓計畫被迫暫停,導致新進人員無法補上退休離職的缺口。當航空業逐漸復甦,旅遊需求暴增時,現有人力根本無法負荷如此龐大的工作量,直接造成現在的短缺危機。

3. 高壓環境,流動率極高

這份工作可不是「坐在塔台裡喝咖啡看看飛機」那麼簡單。航空管制員每天都在極端高壓的環境下工作,監控數百架飛機的航線,確保它們不會相撞,任何一個判斷錯誤都可能釀成災難。許多人在訓練期或剛上崗沒多久,就因為無法承受壓力而選擇離職。

4. 年齡限制,進入門檻極嚴

航空管制員的年齡規範相當嚴格:除了 31 歲前必須入行,否則 FAA 直接不收。另外,56 歲時你就得強制退休,即便你身體健康,還想繼續工作,也不行。

這也導致美國管制員的補充速度遠遠趕不上退休潮,讓人力問題更加雪上加霜。

這份工作到底有多難?為何沒人願意做?

圖片來源:Pexels

如果你能撐過這一切,那麼這份工作確實是穩定高薪的鐵飯碗。根據 2023 年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的數據,航空管制員的平均年薪為 137,000 美元,不需要學士學位,就能拿到六位數薪資,確實吸引人。

不過,除了薪水,還要考慮以下幾點,像是這份工作為「輪班制度」,白天、晚上、凌晨,你都可能排班,生理時鐘亂成一團。再來,工作時需要高度集中力,不是一份能摸魚的工作,精神高度緊繃是日常,在長期高壓環境下,對心理和身體健康的影響不可忽視。

有些人可能會想:「年薪 13.7 萬,忍一忍就過去了!」但事實上,這份工作帶來的精神耗損,並不是人人都能承受的。

想成為航空管制員須符合這些條件!

如果你對這個行業感興趣,這裡有一些基本門檻:

一、你需要是美國公民身份,年齡 31 歲以下
二、通過 FAA 醫療與安全背景調查
三、英語流利,能清楚傳達指令
四、具備 3 年以上「負責任的工作經驗」或擁有學位
五、能適應長時間輪班與高壓環境

符合這些條件,才能進入 FAA 訓練計畫,並有機會成為正式的航空管制員。

這個行業還會繼續缺人嗎?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預測,2023 至 2033 年間,航空管制員職位需求將增加 3%,每年預計新增 2,200 個職缺。隨著旅遊業的持續成長,航空業的需求也只會越來越高,這意味著未來對管制員的需求不會減少,甚至可能進一步上升。

然而,真正的問題是,政府是否願意加速培訓過程、提高薪資福利,吸引更多新血進入這個行業。如果 FAA 仍維持目前的高門檻與淘汰率,航空管制員短缺的問題恐怕還會持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