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比爾蓋茲是你我很熟悉,最知名的——「哈佛輟學生」。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的事情是,他當年申請大學時使用的「手段」可遠比他自己創業故事還來得有趣多了。

他不只是寫申請文書,而是把這當成一場 「演員試鏡大賽」,對不同學校直接換上不同人格出演,就像資深演員一樣,最後成功獲得三大名校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的錄取通知書。

比爾蓋茲在自己的回憶錄 《Source Code: My Beginnings》 中,回顧了自己高中時的選校歷程,當時他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所以決定「玩點花樣」——在不同大學的申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的申請人,強調自己對於各種與眾不同的興趣與經歷,以用來「精準迎合」學校的風格。

哈佛設定:我可是未來商業大佬

對於申請哈佛來說,比爾蓋茲僅僅只用了 600 字來強調自己在「電腦領域」深厚背景,還講了一段自己當編程老師的經驗,以及為何這是份極具挑戰性的工作。然而,最後他卻來個大反轉——

「電腦是真的帶給我蠻多樂趣的啦,也讓我賺了些錢,但我不打算繼續深耕這個領域。我現在對商業或法律更感興趣。」

這個結尾簡直是個「詐騙式操作」——一個電腦天才竟然說自己對電腦沒興趣?真有趣!但顯然這個策略奏效了⋯⋯

普林斯頓設定:我就是純技術過硬

在普林斯頓的申請中,比爾蓋茲選擇走「技術宅路線」。他強調自己對軟體工程的熱愛,並且細數自己的數學成績和寫程式經驗,展現出一個熱衷於演算法和科技創新的未來工程師形象。

這封申請信,就像是一份完美的技術履歷表,毫無懸念地讓他順利獲得錄取。

耶魯設定:政壇大咖就是我!

至於耶魯,比爾蓋茲決定放下電腦,轉向政治。他在申請中表現出對法律與政府工作的濃厚興趣,甚至提到了自己在美國眾議院擔任實習生(Page) 的經歷。

這讓他塑造出一個可能進軍法律界或公共服務領域的未來領袖形象。

比爾蓋茲還回憶,當時他真的考慮過——如果電腦這條路不行,我就去從政。這個「備案計畫」如今看來完全沒派上用場,但卻成功讓他拿到耶魯的入場券。

不想當數學宅宅!MIT 直接放生

圖片來源:Pexels

除了這三間學校,比爾蓋茲其實也有機會進入麻省理工學院(MIT),但他完全不把這當一回事。他甚至 直接「放生」了 MIT 的夏季面試,只因為不想變成——「被數學包圍的宅宅」

所以,他選擇去打彈珠,而不是參加面試。這也許是史上最傳奇的 MIT 拒絕理由之一。

最後,他選了哈佛,然後……輟學創業

最終,比爾蓋茲成功獲得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三大名校的錄取,並選擇了哈佛。但大家都知道的故事是,他在哈佛讀了一陣子後,毅然輟學,創辦微軟,改變了全世界的科技版圖。

如果當年他真的按照耶魯的申請書走進政壇,或者成為普林斯頓的數學教授,今天的科技世界可能會完全不同。

>> 延伸閱讀:2024 比爾蓋茲假期完美書單又來了!讓你透過閱讀 “更能理解你周圍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