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式連鎖品牌 Chipotle 最近又再度引起討論,在今年夏天時,Chipotle 被發現供餐的份量大縮水,在網路上掀起軒然大波。
而在官方剛承諾一定會加強「改善份量不足」的問題之後,卻接著宣布要全面漲價 2% 來應對通膨與履行份量提升的承諾,對於廣大的粉絲以及消費者來說,這波操作可以說是讓人心情複雜。
>> 延伸閱讀:你確定?Chipotle「份量風波」越演越烈,CEO 親自出來:以後絕對不會再發生了!<<
才說好要增加份量就立刻漲價?
Chipotle 的首席企業事務官 Laurie Schalow 在上週五確認,品牌將在全美進行平均 2% 的價格調漲,這也是超過一年來首次漲價。投資銀行 Truist Securities 的分析報告指出,這次漲價其實已在約 20% 的美國分店實施,值得注意的是,報告同時顯示,Chipotle 的客流量在 11 月有所增加。
雖然漲價後表現並沒有下滑,但這次價格調整的時機與背景卻引發不少爭議。Chipotle 10 月曾透露,由於食品、飲料和包裝成本上升(如酪梨價格高漲),第三季營運壓力增加,而消費者對份量縮水的抱怨更讓他們不得不重新訓練約 10% 門店的員工,確保顧客能享受到「穩定且慷慨」的份量。
今年夏天,社群媒體上曾出現不少顧客抱怨「碗裡的內容越來越少」,迫使當時的執行長 Brian Niccol 採取行動,承諾加強門店管理並提高份量。不過,Niccol 在 9 月之後跳槽至 Starbucks 擔任執行長,現在,Chipotle 選擇以價格上漲的方式來分擔成本,這對於消費者的信任無疑是一場考驗。
美國餐飲價格的普遍壓力
Chipotle 的價格調整背後,其實反映了整體餐飲業的現實困境。根據美國政府數據,2019 年 10 月到 2024 年 10 月期間,外食價格上漲了 30%,而家庭食品價格也上漲了 27%。這種價格壓力不只影響消費者,也讓餐廳品牌方備感壓力。
今年早些時候,McDonald’s 甚至推出 5 美元套餐和其他優惠,試圖吸引因價格上漲而選擇在家用餐的顧客。相比之下,Chipotle 的策略更像是直接將成本轉嫁給顧客,雖然短期內能穩定財務,但長期是否會影響品牌忠誠度,仍有待觀察。
對 Chipotle 的顧客來說,增加份量的承諾無疑是好事,但如果需要付出更高的價格才能換來這份「慷慨」,可能會讓消費者在快餐選擇上更加謹慎。對於 Chipotle 來說,如何在提升品質與維持價格競爭力之間找到平衡,才是未來能否繼續吸引顧客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