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再次投下震撼彈,這次他的目標不是移民政策或貿易戰,而是美國的聯邦教育體系。根據 NBC News 報導,白宮正準備發布行政命令,試圖廢除美國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這項舉措正是川普長期以來的競選承諾之一。不過問題來了——你們覺得總統真的能單憑「行政命令」就解散一個聯邦機構嗎?
答案是否定的。
美國總統無法直接廢除一個聯邦機構,因為這涉及國會立法權,必須經過正式批准。但即使如此,這項行政命令仍可能大幅削弱聯邦政府在教育政策上的影響力,並將權力轉交給各州。這不僅將改變數千萬名學生的未來,還可能徹底改變美國教育的資金流向與資源分配。
為什麼川普想廢除教育部?
![](https://laweekly.asia/wp-content/uploads/2025/02/川普連任.jpeg)
事實上,川普並不是第一個想動教育部的共和黨總統。美國教育部成立於 1979 年,是當時的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 為了強化全國教育標準所設立的機構。
然而,從雷根(Ronald Reagan)時代開始,共和黨就一直試圖削弱甚至廢除它。
川普的理由也與雷根當年的論點相似。他認為美國每年砸下超過 1 兆美元投入公立教育,但學生表現卻沒有顯著提升,甚至「全球排名墊底」。
既然聯邦政府管不好,乾脆把權力還給各州,讓地方政府自己決定教育政策,這樣才符合市場需求與地方特色。
這場戰爭不只是川普一人的想法,共和黨長期以來都認為「聯邦政府對教育的干預太多」,並且推動以下幾個核心主張,像是各州應該擁有更多教育自主權,不該讓聯邦政府決定學校資金如何使用。
另外,他們還想要減少聯邦預算開支,把這筆錢用在其他經濟發展領域,而不是維持龐大的教育官僚機構。
再來就是推動「學校選擇」(School Choice)政策,讓家長能自由選擇讓孩子進入私立或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而不必受限於公立學校體制。
這些論點在保守派選民之間大受歡迎,讓「廢除教育部」成為共和黨近年的主要政策目標之一。
教育部被削弱,美國教育會變怎樣?
![](https://laweekly.asia/wp-content/uploads/2025/02/4744564270_ac4dd326e3_b.jpg)
這項行政命令一旦發布,無論教育部是否真的被廢除,美國的教育系統都將受到劇烈衝擊。最直接的影響包括:
一、聯邦教育資助可能大砍,學貸與補助計畫恐生變
美國教育部目前負責 管理超過 5000 萬名公立學校學生的經費,並提供學貸、獎學金和工讀計畫給 1200 萬名大學生。一旦教育部被削弱,這些資金將改由各州管理,學貸利率可能上升、補助縮水,甚至有些助學計畫可能直接消失,這對中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影響尤為嚴重。
二、學生權益與特殊教育服務可能遭殃
教育部目前負責執行《殘疾人教育法案(IDEA)》與《民權法案》,確保身心障礙學生和弱勢群體能夠享有平等的教育資源。如果教育部權限被削減,那麼特殊教育、平等受教權可能變得更難執行,許多原本受法律保護的學生群體可能因此被忽視。
三、「學校選擇」將成為主流,公立學校資源恐縮減
川普政府一直大力推動「學校選擇」(School Choice)政策,允許家長把聯邦資助的教育經費用於私立或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這聽起來像是「增加選擇權」,但批評者擔心,這將導致公立學校資源進一步縮減,讓教育機會變得更加不平等,特別是對經濟較弱勢的家庭來說。
川普能如願嗎?國會之戰才剛開始
雖然川普的行政命令可以削弱教育部的影響力,但要真正完全廢除教育部,還是得通過國會。目前共和黨雖然掌控參眾兩院,但要讓這項提案過關,至少需要 60 票參議院支持,才能克服「阻撓議事」(Filibuster)機制進行表決。
但問題來了,民主黨長期以來強烈支持聯邦教育政策,幾乎不可能會讓這項法案順利通過。換句話說,川普要真的廢除教育部,幾乎不可能。
川普的這項計畫無疑是場重大變革,支持者認為這可以賦予各州更多教育自主權,減少聯邦官僚機構的干預,提升教育資源的靈活運用。然而,反對者則擔心,這會讓教育資源分配更加不均,導致低收入家庭學生受影響、教育品質下降,甚至影響美國的全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