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洛杉磯人 走路 - 洛杉磯週報 - 亞洲版

把 LA 冠上『塞車之都』這個稱號,真的一點也不為過。回想一下 LA LA LAND 電影一開始的場景,101 高速公路化身大型停車場,就是洛杉磯人的日常。一天當中,通常不塞車的時段只有早上七點之前,跟晚上10 點之後;跟朋友約時間都不是以地理位置來衡量,而是交通時間的多寡。

其實,洛杉磯這座城市是到 1920 年才開始蓬勃發展,那時的人口約為五十七萬人(大約等同於現今的密爾瓦基),十年光景後,人口迅速成長至一百二十萬人(大約是現今的聖地牙哥),之後甚至超越了 “The City” 舊金山。大約在 1910 年,洛杉磯便躍升成為世界上 “人均有車” 比例最高的城市。

洛杉磯人口爆發居然是因為完善的行人基礎建設

是什麼讓洛杉磯人口爆發呢?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個可能會讓人感到意外,那就是 “行人步道” 的基礎建設。1920 年代,洛杉磯蓋出了世界上最大的電氣鐵路系統,同時,也完善了城市中的行人基礎建設,像是行人步道、公共階梯、階梯道路等等。

在疫情期間,我時常在家附近散步。一邊散步的同時,一邊發掘洛杉磯居然有如此多的階梯步道。以 Silverlake 來說,這裡許多丘陵地形,每走幾個街角,就會在馬路的後面一條街發現小型的公共階梯,兩旁是私人住宅,幾條公共階梯變這麼大辣辣的一路向上(或是向下),讓我完全忘卻自己身處何處。

Photo : Silver Lake 附近高高低低的階梯步道 / LA Weekly Asia

不走路的洛杉磯人

人口爆發的洛杉磯腹地越來越大,往外輻射發展的結果就是人們習慣開車,所以,現在的洛杉磯人已經不走路了。各式各樣、拐來彎去的高速公路成為洛杉磯人的命脈,人行道也逐漸內縮,像是妥協的小媳婦,認命的向車道低頭。加油站在各個地方遍地開花,沒有規劃停車場的廣場簡直就是不負責任,連星巴克跟麥當勞都必須得來速,走路的時間大概就是自家門口到車庫的距離。我的朋友曾經跟我說過,她每天都是開車到對街的阿姨家吃飯。

當然也有堅持走路的朋友,但那些大多是剛來到洛杉磯的觀光客,或是正在走回自己車上的路人。當我在網上搜尋到底還有多少洛杉磯人走路/或搭大眾運輸工具時,我發現了另一件可怕的事實。光是去年,洛杉磯就有 128 件行人死於路邊車禍,486 件重傷的事故。即便洛杉磯人願意減少開車的時間,他們也認為在這裡,走在人行道上或是騎自行車是不安全的。

洛杉磯曾經是一個行人友善的城市,我一邊塞在高速公路上,一邊幻象那會是個怎樣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