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還在橙汁雞跟幸運餅乾?在文化大熔爐的加州,美國人到底懂不懂吃中餐? - 洛杉磯週報 - 亞洲版

中華美食舉世皆知,口味種類琳瑯滿目,過往美國人心中的中國菜似乎已經被連鎖餐廳 Panda Express 給制定了刻板印象,宮保雞丁、糖醋排骨、檸檬雞加上白飯、幸運餅乾,大概僅此而已。隨著社群媒體發酵、資訊流通,美國饕客正積極起來,逐步探索真正的中華料理,聖蓋博谷(San Gabriel Valley)首當其衝,他們開始鼓起勇氣點一些沒見過的菜。這是好的開始,今天我想談談洋人對中餐的觀感。

看不見的一堵牆

最近幾年,經常可見主流電視台或刊物雜誌深入華埠或勝蓋博谷尋覓美食,他們管這類專題為 “Gourmet adventure”。說是冒險太超過,其實就是介紹中餐廳啦!包括頗具代表性的鼎泰豐小籠包、85度C 麵包店、那家小館(Bistro Na)等。這對你我熟悉的美食,端上桌後卻讓美國人嘖嘖稱奇,突顯中餐、主流社會仍有一堵看不見的牆。

今日沿著 Valley Blvd 一路直行,少說可嚐遍中國南北 20 餘省的風味,這還沒算進一些日式、韓式餐廳。美食遍佈這條馬路之上,我一位來自哥斯大黎加的朋友 Victor 認為,中餐其實和中美洲菜有幾分接近,大部分菜色美國人都能接受,只是看不懂而已,只有吃到嘴裡才明白是什麼口感與味道。

別怪他們,我們吃壽司也會把芥末拌進醬油裡

長期向西方社會宣傳中餐的烹飪家林慧懿告訴我,美國人不懂中餐是很正常的事,就像我們時常看不懂法國菜一樣!中餐我們看是稀鬆平常,盤中食物呈現的色香味,卻大大顛覆美國人的想像。

以台灣的蚵仔麵線為例,亞洲人對蚵仔勾芡的黏稠口感再熟悉不過,但美國人卻認為很像鼻涕,你想推薦他們品嚐麵線就記得不要勾芡;淋上甜辣醬的蒸肉圓好吃,但有的美國人卻感覺那很像女性胸部整形的鹽水袋,所以招待他們就先切開再分享;如果他們喜歡在白飯上淋醬油(或是什麼菜都來上一點醬油),或是特別想點蜜汁炸雞胸肉(Honey chicken),不要在內心翻白眼,文化是人開創出來的,各人有各人的見解與喜好,畢竟有時候你也會看到身邊朋友把芥末(wasabi)用筷子拌進醬油裡。

當然,要把每一道食物都塞入美國人嘴裡可不簡單,我就曾因「雞肉可以吃,為何鵝和鴨子不能吃?」這件事,跟美國同事爭論許久。其次,當我一說動物內臟熬煮的美味時,卻有人說很想吐,更別提雞頭、雞爪、鴨舌頭這些看得出形體的菜餚,那根本無法讓他們接受是一種「食物」。

中西式飲食習慣不同,點菜前請先做簡報

美國人吃飯還有個習慣,就是想要知道菜單上有些什麼,單純列出食材難以想像,所以很考驗服務人員的「簡報能力」。想作美國人的生意就必須辛苦一點,用英文介紹菜餚包括烹煮方式,最終擺盤務求美輪美奐,醬汁沾在服務生的手指上,或者上菜動作太粗魯都會影響用餐感受。另外,美國人不太理解中餐圓桌的分享習慣,服務生得事先解釋,否則會出現一桌三名客人,共點三份烤鴨、三盤炒飯、三碗湯的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