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感恩節跟黑五都有把需要的東西採買齊全嗎?每次在猛烈的下單活動結束之後,最期待的就是接下來幾週的「收禮物」時間了,不過,大家在開心收貨之餘,也要特別留意一些高價包裹是否有安全抵達。
最近,南加州再一名男子近日向 KTLA 透露,他第三次嘗試購買的 MacBook Pro 又被竊走,至今已損失約 23,000 美元,而他的經歷也讓人不禁懷疑,這些案件背後是否存在內部情報外洩的問題?
三度皆在「運輸中」被攔截
該匿名男子表示,前兩次於蘋果官方網站購買的筆電包裹,都在送達住家前即被人從運輸途中攔截,讓他損失慘重。為了避免類似情況,他選擇改為到店取貨,但這一次,包裹竟在店內也遭到歹徒冒用身份早一步領走。
他懷疑這一連串事件可能涉及內部員工洩漏客戶資料,甚至直指蘋果公司內部可能存在漏洞。他說:「這樣的精準犯罪,讓人不得不懷疑信息從內部流出。」
實際上,這並非南加州首次發生類似案件。早在11月18日,爾灣警方曾警告民眾,有人假冒收件人使用偽造身份證明,從送貨員手中成功騙取包裹。警方透露的相關監控畫面也顯示,嫌疑人甚至熟練地與送貨員交流,最終成功將昂貴的筆電包裹領走。
11 月 28 日,Lawndale 地區的 John Shin 報告顯示,他的筆電包裹在家門口被偷。奇怪的是,系統顯示包裹已經「送達」(Delievered),但奇怪的是他從未見過包裹的影子。他直言:「竊賊顯然事先知道包裹內有筆電。」
不僅僅是簡單的物品竊盜
其實,這些案件不僅僅物品竊盜,還可能涉及身份盜竊的可能性,退役警官兼犯罪預防專家 Randy Sutton 指出,這些事件背後可能是有心人士利用技術竊取了受害者的身份資訊導致的。
他也提醒民眾:「這本質上是身份盜竊。犯罪分子透過技術手段,甚至可以從電話中獲取你的個人信息。」Sutton 建議,若遇到相似事件,受害者應立即報警備案,同時與信用卡公司交涉,大多數情況下消費者都可以獲得補償。
警方目前正調查這些案件是否為同一嫌疑人所為,無論是通過冒充收件人,還是攔截包裹,這些縝密的犯罪行為已經引起了當地居民的廣泛關注。相關專家也提醒民眾在購買高價電子產品時,應選擇更加安全的配送方式,並密切關注包裹的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