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美國現象】TikTok 也有正經事!“僧人模式“(Monk Mode)這個單字爆紅!年輕人用此策略成功完成超多心願清單 - 洛杉磯週報 - 亞洲版

Gen Z 每天無時無刻都在滑的 TikTok,常有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跟風或是 ”Challenge“,少有正經事。然而其中,卻有一個字眼被企業家跟創業家大力推崇,引起一窩蜂的人關注,提及這個字眼的 TikTok 影片已經造就了 2,600 萬的觀看量。這個字,叫做 ”Monk Mode“。

”Monk Mode“,或是「僧人模式」,至少已經存在了 20 年,但卻在 2022 年在 TikTok 上爆紅。根據 Google Trends 的數據,自 2004 年以來,”Monk Mode“ 的搜索量週期性地飆升,於 2022 年創下新高。

”僧人模式“ (Monk Mode)是什麼?

簡單來說,”僧人模式“ (Monk Mode) 是一種行為的實踐,指的是當一個人完全專注於一件事,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擾。這裡的「任何」,可以是手機的簡訊聲、朋友發布 IG 的通知、朋友的邀約,甚至自己伴侶或家人的見面與聚會,完完全全地沈浸在某件事的當下,並把這件事給徹徹底底的完成。

根據社交分析公司 Captiv8 的數據,”僧人模式“ (Monk Mode)在社群媒體上的興起,可能與 2020 年傑伊謝蒂 (Jay Shetty) 撰寫的書籍《僧人心態》(Think Like A Monk) 所啟發。這名英國的名作家同時也是國際教練協會認證的生活導師,在大學畢業後正式出家成為一名和尚,並出版了《僧人心態》(Think Like A Monk) 這本書,希望藉由自己的力量,幫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心靈的寧靜,以及訓練專注力。

我不想成為和尚,但要怎麼執行”僧人模式“ Monk Mode)

這本書,或是這個字眼當然不是要鼓勵大家成為一名和尚,而是希望帶領大家在如此紛爭吵雜的世代,找回一顆寧靜的心,並且從中發掘自己所要專注的事物,在成為一名僧人的訓練中鍛鍊自己的注意力。”僧人模式“ Monk Mode)在不同的人身上有著不同的目的與實行方法,實行的時期可長可短,但是中心思想不變,就是「撇開讓你分心的事,完全的專注在自己要完成的事情上」。

對於 Bloc app 開發執行長 Josh Wood 來說,”僧人模式“ Monk Mode)讓他開始實踐像是僧侶一般的孤立和自律,並且承擔起實踐一件事的責任。具體行為上,他關閉了所有會影響他的設備,跑到一個沒有人會找得到他的地方,用這個策略在短短兩個小時內就為他的訂票網站寫了一份 20 頁的草稿。

2014 年,作家 Greg McKeown 也公開談到他使用 ”僧人模式“ 撰寫了他的下一本新書。他從早上 5 點工作到下午 3 點,一週五天,持續了 9 個月。在這 9 個月裡,他關掉所有社交媒體的通知,不參加聚會,並且讓親朋好友知道他正在創作,不容打擾。最後,他成功出版了《Essentialism: The Disciplined Pursuit of Less》這本書。

在另一個網友身上,他的 ”僧人模式“ Monk Mode)代表一天工作 12 小時,為期兩個月。在這段期間,他不會跟任何人說話或見面,就連自己的媽媽都找不到他。兩個月之後,他會放鬆一週,然後再進行下一個週期的 ”僧人模式“。

@realimangadzhi

Have you tried monk mode yet?

♬ original sound – Iman Gadzhi

TikTok 上許多成功實踐 ”僧人模式“ 的網友們建議,對於新手來說,要徹底斷絕與外界的聯繫實在不容易,為了避免中途而廢,建議先從期間短、任務較為容易的目標著手,再漸漸的加強力度。

你常常想做一件事,但是嘴巴講很久,事情還放在那裡嗎?何不與時下年輕人一起試試看這個超流行的 ”僧人模式“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