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LAWA 心理室】小小年紀孤身一人到異鄉讀書,小留學生的憂鬱情緒從何而來,家長可以如何遠端陪伴? - 洛杉磯週報 - 亞洲版

在許多英語系國家,不難遇到一些來自台灣,大陸等華語地區的小留學生。小留學生心智上為發展成熟,就已隻身來到異鄉,獨自面對陌生的文化,與迥然不同的教育體制,確實挑戰重重。

其實,青少年雖然特別重視自我與同儕之間的關係,在這個年齡段仍非常仰賴父母引導與陪伴。小留學生若能有父母陪讀,是最理想的。至於必須借住親友家,或是就讀寄宿學校的學生,許多壓力都必須獨自承擔,也常有不堪負荷的時刻。

究竟小留學生常遇到哪些挑戰?身為父母的我們要如何遠端陪伴?又有什麼徵兆顯示他們已經適應不良,甚至身心失調呢?

語言、教育體制、同儕文化三大挑戰

雖然大部分小留學生在母國已接受相當年數的英語教育,甚至原本即就讀國際學校,實際進入以全英語授課的學習環境,還是一大跳躍。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即使老師有意放慢語速,由於國外的課堂注重發表與討論,加上美國本地學生的飛快語速,以及外籍生五花八門的口音,仍會讓小留學生備感吃力。一方面要聚精會神聆聽,一方面又要費力構思表達,通常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逐漸適應。

歐美地區與亞洲國家迥然不同的教育體制與課堂經營,也常為小留學生們帶來巨大衝擊。台灣或大陸的中學課程排得很滿,考試多、討論少;英美教育則非常重視自主學習,邏輯思辨與團隊合作。也因此不少在母國擅長背書考試的學生,突然要開始自已查找資料,撰寫論證,參與辯論,一時間會無所適從,原本的技能不管用,新的思考習慣又尚未成型,壓力油然而生。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更有甚者,英美中學非常重視體能訓練,田徑,體適能,游泳,各種操練都是來真的,反觀我們亞洲學校的體育課,常常是放牛吃草,甚至考前每每被主科老師借課,導致學生們體力普通,又缺乏專長項目,一到國外留學,立馬差人一截。

讀書固然重要,不過適應異國文化,結交知心好友,則是小留學生的關鍵任務。華人文化講求合群,謙遜,英美文化則奠基於個人與自由主義。雖然當代的東西方差異已日漸縮小,課堂上的氣氛仍然大有不同。

在英美學校你需要主動發言,爭取表現機會,「領導力」也是校方非常注重的發展指標,包括組織同學、或是在課堂,社團或球隊中發揮影響力,不只如此,交朋友又是另一項挑戰:當然可以從說中文的同學們開始熟識,但終究必須跨出舒適圈,認識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切換在各種「社會常規」之間,又要站穩自己的華人文化背景與認同,真的不容易。

小留學生的父母該如何遠端陪伴?

無遠弗屆的網路連線,與發達的視訊軟體,讓當今的遠距溝通輕鬆不少。如果家有小留學生,您又因各種因素無法親自陪讀,應該如何扮演稱職的「大後方」,讓您的孩子在「前線」順利登陸,開展學業與生活呢?

預排時程見面,親情恆溫不冷卻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小留學生的固定假期包括暑假,耶誕節與春假。每逢佳節倍思親,同學又都與家人團聚了。若您能預先排定未來一年與孩子見面的時光,他會安心許多,也有具體的等待時間能「倒數」。

抽出時間實際體驗孩子的生活場域,與他共同探索,玩耍,與他的師長朋友互動,對彼此而言都是無價的滋養。同時,即使相隔兩地,也要根據時差找出每天固定的視訊時間,是的,建議您盡量每天,生活是連續的,當小小的「錯過」不斷累積,您就會離孩子的心越來越遠。

多問少説,永遠保持好奇心

華人父母常常不自覺落入「叮嚀」模式,恨不得把所有的人生智慧都灌注給孩子,總覺得自己多念兩句「都是為你好」,久而久之,孩子聽了很煩、會慢慢不願意分享,這樣的情況之下也容易漸行漸遠。

事實上,孩子在國外的生活樣貌與教育環境,我們根本無從掌握,甚至無法理解。所以,建議您學習「從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具體而言,就是保持好奇心,多問少說

大家可以嘗試使用開放式的問句,例如:「最近過得怎麼樣?」「心情如何呀?」相對於許多家長常使用的封閉式問句「課業跟得上嗎?」「有沒有吃飽?」(通常內建了一個「標準答案」),更能讓孩子暢所欲言!

除了學業,生活更是關切重點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許多華人家長把眼光鎖定在課業上,甚至對孩子實施數字管理。然而,課堂表現與 GPA 只是留學生活的一小部分,通常也不是最難適應與銜接之處。

華人中學的數理,進度一般均超越歐美學校,因此孩子會有一些優勢,加上多少學過英文,語言也不致於落後太多。反而是因應多元文化,怎麼交朋友?怎麼與老師互動?是否被排擠與霸凌?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許更應該是您關注的焦點。

大家要切記,讓孩子在生活中可以心情穩定,才是可以讀好書的最大關鍵!

掌握當地資源,保持密切聯繫

雖然身在異地,身為家長,建議您找方法與孩子的各科老師及學校輔導員(counselor)建立聯繫管道,如果有視訊溝通的機會更好,從校方的觀察掌握孩子的適應狀況,至關重要。

同時,也要熟悉學校與社區提供的醫療及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資源,更要確定您的寶貝有適當的醫療保險。青少年有許多身心發展的里程碑需要專業人員檢核,也有施打疫苗等醫療保健需求。同時,若心理健康亮起紅燈,校方與社區的諮商服務,通常扮演第一線救援角色。

身心失調徵兆不容忽視,鼓勵孩子即時求助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不同於身體疾病,有明確的症狀與治療路徑。身心疾病的徵兆常隱晦不明,一般人對於求助方法也不熟悉。如果小孩出現以下情形:食慾與睡眠出現問題,常常覺得疲累不堪,或者頻繁抱怨身體不適,卻沒有固定的症狀,看一般科醫師也找不出特定病因,或許就是身心失調的前兆。

當然,如果您的孩子主動表達情緒異常低落,總覺得焦慮不安,甚至影響學習能力,開始逃避社交,逐漸出現缺課,成績滑落現象,身心症恐怕已然上身。

新冠疫情爆發後,全世界青少年的精神疾病罹患率均大幅上升,更伴隨著急遽增加的自殺風險,身為家長的您千萬不可輕忽。學校與社區的心理諮商師,當然是立即的求助管道。然而,由於需求龐大,常常需要排隊,等待時間可能長達數個月,難免緩不濟急。

此外,心理困擾最適合以母語表達,英語諮商對許多孩子而言,常如隔靴搔癢,講不到痛處。由於台灣的遠距心理諮商與診療近來均已合法,是海外華人非常便捷的專業資源。台灣的精神科與心理系訓練扎實,居華人地區之首。

若遇到這樣的情形或者是發現類似前兆,建議大家可以尋求心理諮商服務,專業人員的經驗豐富,許多醫師與心理師更具備雙語服務特長,是您與孩子的另一個好選擇。

關於洪醫師 Dr. Galen Hung

洪敬倫醫師(Dr. Galen Hung)是來自台北的精神科醫師,專長於精神醫學,正念治療與腦刺激治療。

洪醫師是振芝醫療創辦人,團隊致力於提供個別化且整合式的身心保健服務。他與家人於2024年來到南加州,目前為 Your Behavioral Health 的合作醫師(collaborating psychiatrist)。期待能透過實體與線上互動,協助在美國身心受困的華人朋友。

放心說視訊身心健康平台:https://www.fundatalk.com/
振芝醫療YouTube:www.youtube.com/@blossommedical6014
振芝心身醫學診所網站:https://www.blossomclinic.com.tw/
振芝心身醫學診所FB:https://www.facebook.com/blossompsyclinic
蓋倫醫師的心身手術室FB: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8683946669
Your Behavioral Health: https://yourbehavioralhealth.com/

© 2024 LA Weekly As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