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LAWA 心理室】為什麼美國人這麼依賴心裡諮商(Therapist)?聊聊歐美對心理照護的觀念差異 - 洛杉磯週報 - 亞洲版

不知道大家對於心理諮商的第一印象,是否來自於美國的電影或戲劇?像是大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電影就常出現心理治療的片段。

劇中人物或者坐在沙發上,或者躺在舒適的躺椅上,訴說著生活的困境、童年的創傷,心理師則手持筆記本,若有所思地凝視著來訪者,偶爾提出幾個問題,偶爾帶進另一個觀點。

究竟為什麼心理諮商在美國文化中如此普及?美國人又為什麼這麼依賴心理師呢?

透過自我敘說整理內在糾結的「談話治療」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心理諮商(又稱為心理治療)是一種透過語言整理經驗,抒發感受,探索自我與人際關係,從而發展更寬廣的覺察,與更劇行為模式。因為來訪者(或稱為個案)主要的活動就是說話,故稱為 talk therapy,而這個透過與心理師對談而得到療癒的過程,便稱為 talking cure。

在美國求學或工作的朋友都知道,美國人特別熱衷發言,描述內心的感受與衝突更是起勁。西方文化奠基於個人主義,加上十九世紀後啟蒙的心理學,讓原本隸屬於家族,教會處理的的心靈掙扎與人際困難,得到了一個新的理解管道。心理師於是逐漸成為長輩與牧師之外,一種能撫慰人心帶來啟發的專業角色。

二次大戰後心理治療美國百花齊放, 一度成為精神醫學主流

美國的心理學源自歐洲,並且在新大陸的開放風氣下開枝散葉。二次大戰期間,許多重量級心理學家為躲避納粹迫害,逃難至美國,更促成各種心理學派的長足發展。

加上戰後許多新型態的精神疾病出現(例如創傷壓力症候群),需要更多的專業資源,美國的心理治療一時間百花齊放,蓬勃發展,其中一個派別稱為「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著重理解個人的潛意識衝突,透過解析夢境,探索個案與治療者的互動關係,找出精神症狀的起因。精神分析一度成為精神科醫師的主要療法,連疾病的分類都以該學派的理論為基礎。許多病人自然坐上了躺椅,加上名人與影視節目的推波助瀾,心理治療蔚為風潮,也催生出了更多心理師與治療所。

美國人重視隱私與界線,心理師成為獨一無二的傾訴對象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相對於華人的群體文化,美國人非常重視隱私與界線。敏感的心理議題,跟親友透露反而顧忌重重又怕丟臉。加上美國幅員廣大,許多人升上大學就離家,工作了又換一州居住,家人,朋友都不見得能成為長期支持對象。

擁有專業訓練,必須恪遵守密義務的心理師,於是成為絕佳的傾聽者。心理師不會介入你的生活,能規律地與你探索內心世界,同時建立一種不同於一般人際互動的「治療關係」。心理治療的過程,會帶來「修復性的情緒經驗」,逐漸療癒個案的創傷與痛苦,並帶來新的理解。

歐美治療指引中,心理治療通常是第一線療法

由於心理治療能促進個人對自我的了解,發展更健康的人際關係,改善情緒與行為模式,又沒有藥物常見的副作用。

在歐美的精神疾病治療指引中,不論是憂鬱症,恐慌症,焦慮症,強迫症,心理諮商都是第一線療法。由於治療師供不應求,英國健保局(National Health Service)甚至核准了一套軟體,作為家庭醫師提供給憂鬱症患者的治療方式之一。

通常,聚焦於改善症狀的心理治療通常是有限性的,每週一次 50 分鐘的會談,約 12 至 24 次可以完成療程。

「擁有自己的治療師才潮!」不止美國人,華人世界諮商正當紅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歐美影集中常有主角說:「我要去見我的治療師了!」似乎有自己的心理師,才是有內涵,有格調的現代人,甚至每個心理治療師也有自己的心理治療師。

在紐約、舊金山、洛杉磯等人文薈萃的大都會,心理治療更是菁英份子的標配。許多家長還會認真為小孩尋找專業的心理師,以及早發現兒童期身心疾病,進行早期療癒,青少年時期更是多數精神疾病的好發年齡,學校與社區的心理資源,更是家長所重視的。

近 5 年這股探索心靈的風潮,更吹進華人世界,遍及台灣,大陸,港澳,當然也吹進美國華人圈。台灣的心理師訓練扎實,理論與實務經驗都十分充足,再加上「遠距心理諮商」的合法,成為華語圈獲得高品質心理治療的好選擇。

關於洪醫師 Dr. Galen Hung

洪敬倫醫師(Dr. Galen Hung)是來自台北的精神科醫師,專長於精神醫學,正念治療與腦刺激治療。

洪醫師是振芝醫療創辦人,團隊致力於提供個別化且整合式的身心保健服務。他與家人於2024年來到南加州,目前為 Your Behavioral Health 的合作醫師(collaborating psychiatrist)。期待能透過實體與線上互動,協助在美國身心受困的華人朋友。

放心說視訊身心健康平台:https://www.innerjourneytalks.com/
振芝醫療YouTube:www.youtube.com/@blossommedical6014
振芝心身醫學診所網站:https://www.blossomclinic.com.tw/
振芝心身醫學診所FB:https://www.facebook.com/blossompsyclinic
蓋倫醫師的心身手術室FB: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8683946669
Your Behavioral Health: https://yourbehavioralhealth.com/

© 2024 LA Weekly As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