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狂人日誌】迎接數位時代的改變!原來這麼多汽車品牌都改LOGO了! - 洛杉磯週報 - 亞洲版

在過去幾年裡,我們見證了許多汽車品牌的商標,都有著共同性質的轉變,那就是——“它們都變得非常平面、簡約”。

商標重新設計向來是困難的,特別是對於許多老字號汽車製造商而言,他們深具象徵性的符號承載了品牌識別與精神,除非必要否則不會輕易改變,更別說更換品牌Logo所需要的鉅額成本。

但,為何眾多車廠會不約而同的在近期大量更換商標?

原因除了全球流行時尚與審美觀的改變外,隨著智慧型手機成為人們獲取資訊的主要管道後,擁有簡單線條的商標,在小巧的手機螢幕、或是縮小的APP圖標中所呈現的視覺效果,都比複雜擬真的設計有著更清晰的辨識度。

因此,具有光影、金屬材質效果、鍍鉻邊框等過去流行的3D擬真效果已一去不復返,各家車廠紛紛重新打造更簡約的平面化Logo,而自2015年MINI洞燭先機推出了新商標後,Audi、ASTON MARTIN和PORSCHE等品牌皆在此後的幾年裡緊隨其後。

然而,在這股比平面更平面、比簡約更簡約的趨勢下,也有許多車廠帶來了擁有大幅度修改的有趣案例。而以下就是近幾年搭上這股趨勢的眾多汽車品牌商標案例。

2015

MINI

早在2015年時MINI就已發表了去除各種3D元素的新版本商標,並直到2018年全面使用後,自1962年首次問世的翅膀形狀標誌首次以單純的線條呈現,並且失去了進入21世紀以來招牌的銀色金屬材質與陰影,中間的黑色圓形部份也被挖空,無底色、簡約的線條設計,更證明了身為列表中最早觀察到這股趨勢的先行者,MINI幾乎在最早的時間點,便將這樣的改變執行的非常徹底。

2016

Audi

新廠徽並沒有偏離原有架構太多,畢竟這個經典的四環廠徽,原本就屬於簡約、對稱的類型,而這個廠徽在1995年首次被賦予霧銀色的金屬質感後,2009年則再獲得了更顯眼的鍍鉻效果,但最終,在2016年首次捨棄了該四環廠徽自1969年首次問世以來,標誌性的相互交錯3D邊緣,取而代之的是全黑、完全平面並且連字體也一併捨棄後,毫無細節的全新視覺感受,似乎在面對這股全新趨勢時,總是理性的Audi仍然表現的非常務實。

CITROEN

雖然自1919年創立以來僅有過12次的商標更動,但自2016年開始的平面化更新竟然就佔了4次,顯然這些法國人鐵了心想要在這股潮流中走得更徹底一點,從一開始的去3D、鍍鉻效果,直到最終擁有更簡約線條和品牌早期橢圓外框的新Logo問世。最具時尚敏銳度的法國人,在短期間內的一系列行動都證明了,這股因應數位行動裝置而來的平面風潮,看來也許是勢在必行的。

2019

LOTUS

儘管構圖及元素基本上都維持著1989年至今的樣貌,但2019年第八次更新商標的英國老牌賽車名門“LOTUS”,正用新標誌宣示著未來幾年將以多款電動車帶來全新開始,新的商標同樣非常“平面化”,除了將霧銀色、具有光澤的金屬邊框去除外,“LOTUS”字標也被挖空透出黃色底色,讓整個Logo僅由雙色組成,而自1989年以來均向下呈現弧形的字母排版則改為了水平方式,並且採用更簡潔的無襯線字體。

Volkswagen

自1945年以來,Volkswagen的“VW”標誌性商標就沒有發生過太多變化,因此,新商標除了去除光影與立體感之外,“W”字母下緣首次不與外框相連的設定,也是此商標70多年來最大的變化,而上下兩字母之間的間距放大,加上“W”字母的外圍斜線也首次不與“V”平行,種種新的視覺平衡與盡可能留白的調整,確實創造了更簡約的效果。

TOYOTA

身為全球最大車廠的TOYOTA,其實自2019年時便已率先從北美市場開始陸續更換,有著紅底白色圖案的新款2D商標,並於隔年在歐洲市場使用了白底深灰色圖案的版本,目前台灣也是使用該紅底版本,然而,一般消費者卻可能不會注意到這項改變,因為這兩款平面商標僅用於官網和網路社群平台,而目前車輛使用的則是2005年使用至今的鍍鉻金屬版本,畢竟身為全球生產數量最高、並擁有眾多子公司的TOYOTA,這樣的做法也能在網路行銷與降低生產成本方面取得雙贏。

2020

BMW

這個來自1916年的圓形巴伐利亞商標,自推出以來僅更新過6次,並且可以說是幾乎沒有變化過,而最近這家德國車廠同樣遵循了時下簡約、平面的共同主題,但不同的是,在1997年BMW首次擁有立體光影的商標後,他們最終於2020年時,決定返璞歸真再次回歸平面。除此之外,全新縮小、“M和W”中間未延伸到底的新字體、以及將原有黑色外層透明化等多項“首次”創舉,BMW正靠著更乾淨的視覺效果,呈現品牌未來的節能意象。

NISSAN

2001年更新的商標帶有閃亮、立體斜邊的銀色金屬質感,整體風格彷彿停留在90年代。但如今,新的版本看起來相當時尚,並且同樣採用更平面的設計,不過較具有辨識度的是,商標外圍線條不同於其他競爭對手毫無變化的呈現手法,除了在一條線中擁有由粗到細的變化,以及銳利與圓滑兩種轉角收邊方式外,還首次採用了更前衛的開放式設計,也是我認為在這股潮流中較具有特色的。

2021

CADILLAC

相較歐洲人堅持品牌傳統的“延續”,這間美國豪華品牌似乎更重視“創新”,截至目前為止CADILLAC歷史上擁有高達31種不同的商標,這也是本次我們統整的車廠中數量最高的,但在CADILLAC退出台灣多年後,最讓台灣消費者留下印象的,大概就屬進入21世紀後,融合現代藝術先驅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黃金比例三原色設計而來、並擁有金屬花環版本的Logo,而在2021年最近一次更新後,新商標不只少了鍍鉻、3D、花環等元素,同時還變成了更簡約的黑白色。

KIA

KIA幾乎擁有變化最大的新商標設計,在取消了1994年以來長期使用的橢圓形外框後,搭配與過去風格迥異、並且相當時尚的新字體,確實呼應了品牌改頭換面的新形象。但是“KIA”中“I”和“A”之間沒有空格,還是讓人有些疑惑,尤其在剛推出時常讓人誤以為,這是新的“KN”新創車廠嗎?另外,關於這個Logo還有一個有趣的小秘密,那就是這當中除了上到下的直線外,裡面沒有一條線是平行的!“K”和“A”字母的斜線其實有著2度角的些微差距!

PEUGEOT

PEUGEOT的新Logo似乎有點反其道而行,以類似版畫的方式靠著亮部構圖的手法帶來新的獅頭造型,並加上邊框讓整體複雜了些,但不變的是去掉陰影與金屬材質的新商標同樣更加平面化。只是,像這樣靠著明暗勾勒邊框構圖的風格,也讓人聯想到一些職業籃球或是電競隊伍的隊徽,如三星的TTP Esports或是PLG的新竹街口攻城獅。

VOLVO

很多人以為是安全帶!但VOLVO商標中右上方有箭頭的圓形圖案,其實是古羅馬神話中戰神“Mars”(火星)的代表符號,而這位戰神在北歐神話中還有著另一個名字—“索爾”,這同時也是VOLVO近年雷神之鎚的靈感由來;那麼,關於新商標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股簡約化風潮中,他們是少數仍使用“有襯線字體”的案例,新的火星符號同樣變得更平面、簡約,同時也取消了VOLVO字標的矩形外框,並首次引入開放式設計,讓新商標擁有更時尚樣貌。

2022

ASTON MARTIN

自1930年代初首次亮相的ASTON MARTIN商標,其實已有相當簡約、對稱,與現在架構十分接近的樣貌。而此次更新前的線條架構甚至能追溯至1984年,中間僅有在2003年對字體進行過一次些微調整,直到最近的2022年,這家涅槃重生的英國超跑品牌,終於發布了38年來首次更新輪廓及內部線條架構的新商標,而這個簡化了圖案中弧形線條、使用更粗的線條與字體的新商標,也十分符合平面、簡約的趨勢。

BUICK

美國車廠“BUICK” 是另一個除了平面化與角度調整外,還帶來全新架構的標誌之一,他們取消了自90年代以來交錯的三盾標誌以及圓形外框,並將三個盾牌用整齊劃一的排版呈現,另外,他們還留下了些微的立體感與弱化的金屬光澤等元素,視覺感受大概是從鍍鉻變為霧面金屬質感,或許這間目前以中國為主要市場的美國車廠,似乎仍在商標平面化的同時,保留了一些傳統美國車充滿閃亮金屬飾條的品牌意象。

JLR

由JAGUAR & LAND ROVER發表的全新集團識別,但該商標至今獲得的評價可說是相當兩極,批評者們除了認為過於簡約到缺乏創意之外,還認為風格上接近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NOKIA”新商標,而官方說明圖更顯示RANGE ROVER、DEFENDER、DISCOVERY現在已經獨立和JAGUAR達到同樣的品牌高度,而“LAND ROVER”則變成在這之下另一種可有可無的集團識別,對於該綠色橢圓商標可能逐漸消失的事實,確實也是個令人詫異的重大轉變。

2023

PORSCHE

回顧這個自1952年以來使用至今的盾形商標系列,PORSCHE採用了如同“更新911外觀”一般,不斷優化細節設計的方式,自1954、1963、1973、1994、2008、2014進行了數次調整後,於今年的75週年廠慶時再次帶來了更新的盾徽,其中最明顯的差異就在於搭上這股平面化浪潮後,周圍紅色區塊的蜂巢結構被放大,以及所有金色底部的荔枝紋也被改成平面、略帶髮絲紋設計,憑藉更簡潔、現代的設計,PORSCHE再次傳達了在完美中不斷精進的品牌風格。

延伸閱讀 >> 【狂人日誌】保時捷換 LOGO了,大家來找碴之 – 你看得出哪裡不同嗎?

在看完以上許多的案例之後,其實現在仍有許多車廠,如Mercedes-Benz、以及HONDA、MAZDA、SUBARU等一眾日本車廠,仍使用著非平面化設計語言的商標,或許,這股改變的風潮也還會持續下去,那麼大家認為下一個可能更新商標的品牌會是誰呢?

*本文經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原文連結請

《狂人日誌:https://madvnz.com/
「狂人日誌」,一家建構在台灣,但卻時刻關注著全球汽車文化的汽車媒體。事實上,狂人日誌從未把自己定義為“汽車媒體”,他們更多的是從“人與車”的角度出發,探索車輛更多價值的可能,時至今日已是台灣汽車媒體中少有、甚至是僅有的,專門講述情懷的浪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