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2019 年的生日,辦了一個變裝主題派對,主題是 ”ABG” 女孩。
我朋友皺著眉頭問我:「為何 ABG?」,我說:「酷啊」,好啦,其實不是這樣,ABG 看似是一種美國亞裔的特殊文化,跟身為亞洲人的我們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事實上,在我尚未搬去美國生活前,我是完全沒有聽過這個用來形容女生類型的『詞』,在我似乎開始理解這個「文化」後,我甚至發現,不少時尚網站對於這個詞的釋義,有許多地方是不完全正確的,探討全是 ABG 外在上給人的刻板形象。
ABG 是為 Asian Baby Girl 的縮寫,起初看到這個字眼的時候,認為它只是一個特定亞洲風格的一個代名詞,我所理解的 ABG 的外貌大概就是,漂到極致的頭髮—— 他們可沒在擔心分岔,以金、亞麻色系為主,濃妝,扇子一般的假睫毛….穿著暴露等等。
有人會說,他們就是一群喜歡把自己打扮成「歐美人」的亞洲人,事實上,當我們對一個女生說她是 ABG 的時候,多半是帶著一種嘲諷的貶義,所以,那麼 ABG 到底是什麼?什麼才能讓一個女孩真正歸類為 ABG ?這確實令人感到困惑。
是什麼定義了ABG? 而她們又是如何崛起?
其實這個詞彙最早出現的時間我們已無法確定,而 ABG 一般來說會被認為是與「幫派」廝混的族群, 更常會被認為是東南亞人,標配為誇張的大睫毛、清晰的眉毛、較為裸露合身的洋裝與染過的頭髮而聞名。
她們熱愛成群結隊地閒逛,喜歡在 K-town 吃飯和聚會,手上拿著一杯波霸奶茶。但在三四年前,這個詞開始被廣泛地使用,我們可能要「歸功」於叫做 SAT (Subtle Asian Traits) SAD (Subtle Asian Dating) 的臉書社群(這個之後我們會用一篇文章來討論 SAD 的發跡,敬請期待)。
在 SAD 上「出賣」或是試著把自己「賣出」的男生,很喜歡戲謔自己正在尋找一位 ABG 女友 , 對於很多男生來說,在外型上,ABG 具有極為強大的魅力,與「火辣」「性感」劃上等號。
我們喊妳 ABG 其實並不是在稱讚你?
但是現在我們使用 ABG 一詞則多半是帶有負面含義。
舉個例子來說,他們就像是我們對於加州的『Valley Girl』或是『金髮蠢女郎』這種刻板印象的訕笑,這個詞雖流行,但多數亞洲人(像我們)聽到會本能性的開啟防衛機制,因為沒有人想被當作笨蛋。
有人更認為,被稱作 ABG 就同等被稱之為「蕩婦」,例如先前我們常與朋友聚在一起聊天,當聊到喜歡的類型時,有男生不經意的迸出自己所喜歡的類型為『ABG』時,我另一個朋友緊接著說:「我前室友就是啊!」「可是她在 Google 上班」我就回說:「喔喔~那他就不是 ABG 啊」我朋友接著說:「好吧,那她是聰明的 ABG 」
總而言之,這就是 ABG 容易帶給人的刻板印象,容易與將『腦筋不好』與『不聰明』做連結,彷彿這群人全都只是會打扮的,成天無所事事,用水晶指甲喀噠喀噠敲打鍵盤的蠢妹,雖然大多數的人們認為 ABG 極具自信,但更多人也將這種自信與「教育水平低」綁在一起,人們更容易去嘲笑 ABG 的行為。
對傳統亞洲女性印象的抹殺?
當然,ABG 這個詞的崛起,更讓我們是覺得是這一族群想要刻意削弱對亞洲人的形象,像是亞洲女生特別的樸素,全部都是一群書呆子等等,或是他們都是家庭教育良好的女性,這個與 ABG 所刻畫出來的形象成為了一種強烈的對比,更像是一種反撲。
這些詞也讓這些女性們有了宣洩的出口,述說了身為亞裔在歐美生活的困境,但總歸而言,ABG 這個詞對我來說,它仍然是一個對女性不友善的稱呼—— 從字面來看 Asian Baby Girl 一詞仍有父權概念被深深植根在其中。